贡方堂养生:中医艾灸请找准这些穴位,可祛湿排毒健体!

2021-07-01 16:07发布

导语:针、灸、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宝藏,古人云:“针之不到,药之不及,必灸之”。灸,即是点燃艾条之后去薰烤人体体表穴位。很多时候,灸比针更适合用于治疗疾患,扶正延寿。艾灸养生防病历史悠久,《扁鹊心书》说,人如果没病时,可常灸关元、气海、命门等穴位。

艾灸,这一中国最古老的养生祛病秘术,如今得到大力研究和应用。艾灸特别适合生活在冬季寒冷,体内寒湿都比较重的人。中医讲究平衡,寒湿就要用温热驱散,把阳气提升起来,所以艾灸疗效非常好。就由贡方堂针灸科中医敖坤为大家分析如何有效艾灸吧!

艾灸可改善“上热下寒”

「上热下寒」,到底是什么?

中医认为,人体内的气血阴阳运行,就跟自然界天地的循环是一样一样的。比如说,心主火,位居人体的上部,好比天上的太阳;肾主水,位居人体的下部,好比地上的河流。

说白了,就是体内气血阴阳的循环正常,能让该暖和的地方暖和着,该凉快的地方凉快着,而阳气也不会没个规矩到处乱窜。

话说到这里,大家应该能够明白几分了,所谓的「上热下寒」,其实就是「水火不济」「阴阳不交」造成的结果。再具体一点,可以解释为这些人心火总有余、而肾水常不足。

「上热下寒」的具体表现

对于「上热下寒」「寒热错杂」体质的人来说,一般会同时出现下述左右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症状:

根源是阳气受损

当我们的生活方式在不断变化之时,损伤阳气的方式也变得多样化。

过食生冷瓜果、过饮冰镇饮品、贪享空调风扇、露脐露腰露脚踝的穿搭方式、久坐久卧懒得动……

很多人都习以为常,享受着这种生活方式带来的「舒爽」,殊不知,你的阳气却顺着这个爽劲儿被一点点地消磨掉了。这个时候,内调我们建议女性可以进补类似阿胶雪莲膏一类滋阴补血的中药;男性可以用鹿鞭丸帮助温肾益阳。

艾灸调理

对于「上热下寒」体质的虚浮之火来说,需要用合理的方法把它引到应该去的地方,同时依靠外力驱散积聚在身体下部的寒邪,那么艾灸就是非常合适的选择了。

调理时,取神阙、关元、三阴交等穴位,每个穴位灸25~40分钟左右最佳,连续灸5天,休息两天,然后继续进行。

在这里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,在艾灸最后,一定要耐着性子再灸灸脚底的涌泉穴,大概5~10分钟左右。因为这样做才算是让「引火归元」这个过程实施完成,而且不至于让你因为艾灸重新上火。

艾灸的适合人群

1.寒性体质(手和脚冷痛、月经失调、经痛、不耐低温、畏冷、常拉肚子等)人群;

2.要是你也是寒性体质,不管哪些性別,哪些年纪,乃至刚出生的宝宝都能够艾灸;

3.艾灸多用作寒症寒症阴症主导的病症,阴虚阳亢,邪热内盛,热症和实症不宜;

4.免疫力下降人群;

5.生完孩子人群;

6.风湿骨病人群;

7.女性更年期人群。

艾灸十大补血养生穴

一、天枢穴

天枢穴属足阳明胃经之穴;此穴位输出的强盛之气具有补充强化人体后天之气的作用。常对天枢穴施灸,可使胃经和大肠经保持活络,促进胃经内气血循环,帮助气血由胃经输向大肠经。

胃经气血充盈,则消化功能增强,就给生血系统提供足够的精微物质,为补血提供最基础的动力;大肠经气血充盈,则可保证循、环排泄机能正常,即止泻又通便,保持肠道清洁,使人免受“毒素”的困扰。

二、关元穴

关元穴是任脉之穴,也是小肠的募穴。此穴是人体元阴和元阳的交汇处,是“男子藏精,女子蓄血”之处;古有“针必取三里,灸必加关元。”之说。

艾灸关元穴,有培肾固本、调气回阳的作用,可提高脾胃生化气血的功能;促进肠道蠕动,增强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。对月经不调、痛经、白带异常等妇科疾病效果显著。

三、血海穴

血海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;此穴是人体脾血的归聚之处,具有祛瘀血和生新血的功能,属女子生血之海。在血海穴施灸,对妇女痛经和经血过多或过少均有效,配合关元穴、三阴交穴效果更佳。

痛经伴有呕吐,艾灸此穴同时配合足三里穴可立刻缓解症状。血海擅调妇科血病,是治疗妇科血证及同血分有关的皮肤病的要穴。它能调血、理血、引血。

四、三阴交穴

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之穴;三阴交穴是肝、脾、肾三条阴经交汇的穴位,脾统血、肝藏血、肾生血,因此,常对三阴交穴施灸有调和气血、补肾养肝的功用。同时可起到补血、活血,保持血压稳定的作用。

五、足三里穴

足三里穴属足阳明胃经之合穴,是胃脏精气功能的聚焦点。足三里穴可理脾胃、调气血、补虚弱,亦能祛病延年,也称长寿穴。

对气血亏虚引起的头晕、耳鸣、神经衰弱及胃动力不足的人、胃气虚的人、因用眼过度或失眠熬夜而伤肝的人经常艾灸此穴有很好的改善作用。

艾灸足三里,可起到温中散寒、健运脾阳、补中益气、宜通气机、导气下行、强壮全身的作用。

六、隐白穴

隐白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,“太阴根于隐白,名曰阴中之阴”。隐白穴有统血、止血的作用。艾灸此穴可刺激脾经,促进气血源源不断的生化,是女性补血的大穴。

七、髀关穴

髀关穴属足阳明胃经之穴,髀关穴是胃经中脾土微粒沉降之处,是小腹之阴与股前之阳交汇之处,是调节下肢胃经之总穴。

艾灸此穴,健脾除湿,固化脾土。理气和胃,治疗胃痛。对风湿、关节炎、臀部和大腿肥胖者减肥有良效。

八、下关穴

下关穴属足阳明胃经之穴;艾灸此穴对肾虚缺血或胃火导致的牙痛有良效;同时改善肾血虚状况;促进阴阳平衡,祛除胃火。

九、期门穴

期门穴属足厥阴肝经。呵护肝脏,避免肝血虚。艾灸此穴,对肝血不足有良效。

十、章门穴

章门穴足厥阴肝经。艾灸章门及期门、足三里、内关,可协调五脏、调节肝脏和胃部的气血。

结语:在日常生活中,做艾灸能够祛寒祛湿,适度的做个艾灸,对除去身体上的体内湿气很有实际效果。它不但能够协助女性减轻心理状态上的心态,提升人们胃肠的肠蠕动作用,能合理改进严重便秘。使肠胃顺畅,人面色都是跟随更改。